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75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国际刊号:11-3759/R
- 国内刊号:11-375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烟台地区现代青少年骨龄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价烟台地区汉族现代青少年的骨发育状况,探讨其骨发育水平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择烟台地区10~20岁健康汉族青少年1180人,其中男574人,女606人,拍摄左手手腕部后前位片,根据对手腕部诸骨进行评分计算骨龄,进行骨龄与生活年龄的相关分析和骨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骨龄与生活年龄呈高度正相关(男性r=0.943,女性r=0.942,总体r=0.942),10~17岁年龄组骨龄均值大于生活年龄.结论......
作者:董建军;刘丰春 刊期: 2006- 09
-
开颅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对血糖影响的研究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术中静脉单次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血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20例,ASAI~II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D组,n=10)和生理盐水组(S组,n=1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D组)或生理盐水2ml(S组).分别在注药前、注药后60min、120min、180min、240min和300min取动脉血进行血糖分析.结果应用地塞米松120mi......
作者:王德祥;孟岚;韩如泉;王保国 刊期: 2006- 09
-
药物配合电刺激治疗逼尿肌无力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逼尿肌无力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逼尿肌无力症患者98例,分为电疗组32例,药物组32例和综合治疗组34例,分别进行电疗、药物、电疗加药物的治疗,以尿动力学检查和临床指标进行评价.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逼尿肌肌力均显著增强(P<0.001),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χ2=9.976,P<0.01).综合治疗组的治愈率(88.23%)明显优于电疗组(68.75%)和药物组(59.38%),有非......
作者:刁伟霖;张海滨;张盘德;李棠煊;杨明 刊期: 2006- 09
-
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DPN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连用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测定四肢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与治......
作者:曹卫华;刘志辉;崔星慧;郑洪芝;刘晓红 刊期: 2006- 09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视网膜功能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近视眼患者15例30眼,术前经严格检查后行LASIK.术前、术后1d、7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裸眼和矫正视力,散瞳验光测量屈光度,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AB超测量角膜厚度及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扫描,间接眼底镜散瞳下检查眼底,并行视网膜电流图、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LASIK术后早期眼压......
作者:赵海霞;黄一飞;杨惠英 刊期: 2006- 09
-
小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105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小针刀组35例)、B组(运动疗法组34例)和C组(小针刀加运动疗法36例)共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时分别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A组有23例有效(65.71%),B组10例有效(29.41%),C组有效28例(77.78%).B组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P=0.00313)和C组(P......
作者:阎炳苍;强锋;赵小丽 刊期: 2006- 09
-
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平衡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平衡功能训练,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在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和MBI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
作者:张健 刊期: 2006- 09
-
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一过性脑缺血(TIA)或脑梗死患者,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血管成型并支架植入术(PTAS),对狭窄血管经PTAS治疗前后形态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Vs、舒张峰流速Vd、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和比较,......
作者:王磊;谭莹;王华;郑虎 刊期: 2006- 09
-
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诊断
目的探讨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例发现心脏杂音、7例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可见多发突入心室肌内的肌小梁和与心室腔交通深陷的小梁间隙,左心室腔扩大.结论超声心动是诊断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的可靠方法.......
作者:赵国安;殷国田;桂新;孙海燕;谷高玲;丁明伟 刊期: 2006- 09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进展
以往的针灸治疗多注重肌力的提高,但实际上,在脑卒中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痉挛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和研究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现状和进展.......
作者:夏淑文 刊期: 2006- 09
动态资讯
- 1 颈内动脉系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持续康复疗效观察
- 2 束带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平衡的效果
- 3 头部穴位推拿配合针刺与超短波治疗Bell's面瘫
- 4 用Rosenbek 8步法治疗言语失用1例
- 5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 6 不同介入时机康复对脑出血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7 N-叔丁基-α-苯基硝酮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8 帕米磷酸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9 脑血管病患者BIT检查项目间相关性研究
- 10 强制性使用-限制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 11 脑卒中后抑郁及相关因素分析
- 12 情绪伪装
- 13 归纳性图表素材库在康复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 14 健康教育对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15 下肢运动控制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 16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联合反应的效果
- 17 注意网络功能与左侧额顶环路的经颅磁刺激研究
- 18 肾胺酶——心肾关系的新标志
- 19 以全面绩效管理为核心建立医疗康复机构的科学管理体系
- 20 益气养阴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