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75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国际刊号:11-3759/R
  • 国内刊号:11-37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脑卒中发病部位和性质与注意力障碍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发病部位和性质的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注意力障碍特点。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用注意力表现测试软件(TAP)对49例PSCI患者在入院l周内进行评定,观测患者完成各项测试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正确个数。结果警觉度测试中,有无警告音的反应时间左侧缺血组均短于右侧缺血组(Z=-2.32,t=-3.76,P......

    作者:刘斐雯;黄佳;刘娇;王芹;林正坤;俞坤强;宋海燕;梁小凤;郑国华;陶静;陈立典 刊期: 2016- 04

  • 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30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后回访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可能影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0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好(痊愈)者210例(68.2%);预后差(出现不同程度后遗症)者98例(31.8%)。年龄、发病时病情、类型、受损节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

    作者:杜光辉;毛文静;刘斌 刊期: 2016- 04

  • 小组式作业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组式作业疗法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其认知功能变化的评估结果。方法2015年3~9月,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式作业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评定及P300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后P300的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t>7.778,P5.8......

    作者:庄妍;庞伟;孙颖;汤敬华 刊期: 2016- 04

  •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血清代谢轮廓的特征分析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血清代谢的轮廓特征,分析其异常代谢通路。方法收集2014年5~8月本院门诊诊断的10例6~12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患儿组)及7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将所有血清样本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所得到的核磁图谱进行分段积分,利用偏小二乘法模型对积分矩阵回归分析,分离对照组,计算特征化学位移段。在代谢数据库中查询小分子代谢产物,分析不随......

    作者:陈俊臣;何霞;段宇;彭云川;张明伟 刊期: 2016- 04

  • 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效果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纳入NCN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进行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对照组采用颈椎间歇牵引。每周5次,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和1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价。结果77例患者完成训练和随访......

    作者:张佳玮;王刚;李飞;王艳;马玲;卢茜;王诗忠;毕胜 刊期: 2016- 04

  •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产生的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个特点,是目前研究应用于脑卒中后步态康复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并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国外有关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步态康复应用的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应用于步态康复虚拟现实设备,以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麦王向;张朝霞 刊期: 2016- 04

  • 重复经颅磁刺激及Theta节律刺激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及Theta节律刺激(TBS)是用于改变皮层兴奋性、诱导或增强突触可塑性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有助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从rTM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个体化治疗方案、TBS较rTMS的优势、TBS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孟莹;马跃文 刊期: 2016- 04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5-羟色胺2A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促醒作用及对前额叶皮质5-HT2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拮抗剂组,每组18只。应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脑外伤昏迷模型。拮抗剂组注入OXR1受体拮抗剂SB334867,采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刺激组和拮抗剂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5-HT2A受体表达......

    作者:董晓阳;冯珍 刊期: 2016- 04

  • 淫羊藿苷对MK-801致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0.3mg/kg,0.6mg/kg,1.2mg/kg)制备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应用旷场行为红外检测系统观察小鼠的活动性,确定制备精神分裂症的佳剂量。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利培酮组(0.1mg/kg)、淫羊藿苷组(50mg/kg),每组......

    作者:陈溪;谷洪顺;张兰;李林 刊期: 2016- 04

  • 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在脊髓白质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脊髓挫伤(SCC)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脊髓白质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8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SCC组。Allen打击法建立SCC模型,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QP-4在脊髓白质中不同时间点的定位情况;Q-PCR检测AQP-4mRNA含量变化。结果SCC组BBB评分明显降低,损伤后7d和14......

    作者:向虹雨;李胜男;曾茜;张晓;梁楠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