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75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国际刊号:11-3759/R
  • 国内刊号:11-37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18年第8期文章
  • 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观察重复局部肌肉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本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复局部肌肉振动,分别作用于患者的掌心、前臂桡侧腕伸肌腱、肱二头肌及肩胛周围肌肉;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长的安慰刺激.每天1次,每周5d,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

    作者:袁小敏;琚红艳 刊期: 2018- 08

  • 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效果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于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44例脑卒中后左侧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2).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动态风景视频观察训练,试验组接受动作观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训练1周和训练3周后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常规测试中的4项(短线划销、字母划销、星星划销、二分线段)进行评估,并比较......

    作者:申嘉怡;张通;胡雪艳;王文竹 刊期: 2018- 08

  • 电针结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磁共振波谱脑神经代谢物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音乐疗法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磁共振波谱前额叶白质神经生化代谢物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n=30)和电针音乐治疗组(n=30),同时招募20例正常对照组.三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磁共振波谱检测双侧前额叶白质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变化.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临......

    作者:张一帆;白文;杨嘉颐;张扬红;李丽 刊期: 2018- 08

  • 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不同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康复不同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为基层康复机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选取本院低、中危冠心病患者25例,采集安静心率和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获取无氧阈和峰值摄氧量.休息1d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分别使用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法、心率储备法、年龄预计法和安静心率+20法计算靶心率,比较不同方法确定靶心率的相关......

    作者:刘功亮;杨坚;王人卫;李擎;范利 刊期: 2018- 08

  • 悬吊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悬吊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简述悬吊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介绍其在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功能、平衡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功能方面的效果.......

    作者:何宇;韩小钗;孙年怡;王志强 刊期: 2018- 08

  • 脊髓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常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造成永久残疾,且并发症多,难以治愈.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发展的技术,通过分析个体应激后代谢物的变化,找出用于辅助诊断、治疗或判断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能够在疾病早期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及康复方案.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在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鉴别了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但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相关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新乐;王明;杨成伟;徐雅洁;甄平 刊期: 2018- 08

  •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脑卒中患者居家照护中的应用现状

    居家脑卒中患者在疾病知识、用药、监测、康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患者迫切需要居家照护.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能够提供疾病知识、协助健康监测、提醒用药、进行康复指导和症状管理,增加社交以及提供紧急救治策略,可为脑卒中患者居家照护提供一种新方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功能设计单一、设计开发缺乏医疗机构参与、缺少权威的质量评价工具、应用人群局限性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

    作者:张慧霞;梅永霞;林蓓蕾;梁莉莉;张振香 刊期: 2018- 08

  •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保存体能的生活方式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患者的肌力和耐力有限,同时会新发生疲劳和无力,因此在生活中必须节省使用体能.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保存体能,需结合多学科支持来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患者实现保存体能需要建立使用体能的详细目录、咨询医生、评估及改善睡眠、控制体质量、空间及物品条理化、简化日常工作和家务、寻求帮助、计划休息时间、注意天气变化、识别抑郁和孤独的征象.在居家事务、烹饪、清洁、办公、户外活动中,患者要以尽......

    作者:王玉明;宫慧明;额尔敦达来;冯雨桐 刊期: 2018- 08

  • 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角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SPF级Sprague-Dawley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黄角颗粒组,每组10只,余10只备用.采用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假手术前或缺血再灌注前30min予生理盐水10ml/kg灌胃,黄角颗粒组在缺血再灌注前30min予黄角颗粒溶液10ml/kg(生药含量1g/ml)灌......

    作者:潘宋斌;万琳;邵卫;唐坤;姚汉云 刊期: 2018- 08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免疫治疗策略

    在遵循循证医学基础上,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急性期治疗、预防复发治疗及潜在的免疫治疗.急性期治疗以抑制炎性应答,降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滴度为主,主要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血浆置换疗法.缓解期治疗以抑制T细胞、B细胞的增殖及去除体内B细胞为主,减少复发次数,主要给予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及吗替麦考酚酯等.未来NMO......

    作者:方丽波;刘广志;薛迎红 刊期: 201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