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75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国际刊号:11-3759/R
  • 国内刊号:11-37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7年第10期文章
  • 不同损伤平面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试验中心肺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试验中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将15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高位截瘫组(8例)和低位截瘫组(7例),均在轮椅跑台上进行极量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量心肺功能指标.结果低位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优于高位截瘫(P<0.05~0.01).结论脊髓损伤平面越高,心肺功能越低,即损伤平面与心肺功能成反比.......

    作者:汲阳;恽晓平 刊期: 2007- 10

  • 365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3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急性期78例、亚急性期287例,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消除局部水肿和无菌性炎症;亚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原则为恢复生理或代偿平衡,松解粘连,消除神经根及局部相关组织的炎性刺激.结果急性期患者治愈60例(76.9%)、好转18例(23.1%)、未愈0例;亚急性期患者治愈186例(64.8%)、好转101例(35.2%)、......

    作者:张庆寿;孙小儒;刘润涛;李雄;韩万伟;王晓梅;郭维 刊期: 2007- 10

  • 脑外伤患者督脉穴位电刺激fMRI脑成像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脑外伤患者督脉穴位电刺激的fMRI脑成像变化.方法对1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命门穴和腰阳关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穴位刺激时的脑功能变化进行fMRI观察.结果与静息状态比较,电刺激时出现多个脑区激活.结论电刺激督脉可能会影响脑损伤后的神经可塑性过程.......

    作者:卢虎英;魏鹏绪;徐基民;陈之罡 刊期: 2007- 10

  • 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将57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组35例和痰瘀阻络型组22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方法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比较.结果气虚血瘀型组临床基本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痰瘀阻络型组临床基本痊愈3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两组比较,临床显效率......

    作者:王道海;孙华;包飞;王凤琴;张云祥 刊期: 2007- 10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功能训练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

    作者:刘兰兰;文国强;欧阳锋;邓益东 刊期: 2007- 10

  • 电针治疗对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75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药物治疗加早期康复,治疗组增加电针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简式Fugl-Meyer评分(FMA)、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

    作者:刘英;邹尚军 刊期: 2007- 10

  • 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分析参数点关联维数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气郁结证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15例肝气郁结症患者和15例正常受试者按年龄、性别配对,用参数PD2对安静闭眼、安静睁眼、睁眼心算3种状态下的脑电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种状态下肝气郁结证患者大脑皮质的PD2较正常人增高,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随刺激条件的增多,两者之间PD2的差异逐渐缩小.结论脑电非线性分析能相对客观和准确地观测到肝气郁结证患者大脑皮质的变化,可用于肝气郁结证脑机......

    作者:刘子旺;王玉来;尹岭;姚斌;郭蓉娟;赵永烈;滕晶;秦绍林;王爱成 刊期: 2007- 10

  • 采用独立分量分析观察经皮穴位电针刺激对脑功能的影响

    目的使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探索督脉穴位经皮电刺激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1.5TGESignaExcite核磁成像仪对一位女性脑外伤患者进行BOLD成像.采用组块设计,静息期与刺激期交替,组块长度均为30s.数据处理采用GIFT、SPM5和MRIcro软件进行,并将独立分量分析与SPM软件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GIFT中的扩展Infomax算法进行独立分量分析,显示有13个独立成分,每一独立成......

    作者:魏鹏绪;卢虎英;徐基民 刊期: 2007- 10

  • 针刺四神聪四关穴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300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P300电位的变化.方法将9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分为抑郁组(63例)和非抑郁组(31例),抑郁组患者应用双四穴组针刺治疗;于HRS-D测评分组后,以及抑郁组患者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P300电位测定.结果治疗前,与非抑郁组患者比较,抑郁组患者P300电位中的P3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经针刺治疗后,抑郁组患者的P3波潜......

    作者:马彦红;郝晋东;王梅康 刊期: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