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的办刊方针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宣传全面康复为宗旨,反映康复医学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增加社区康复内容。杂志以专题为特色,具有较好的可读性。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主办单位: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出版部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3759/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75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院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刊
  • 主办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国际刊号:11-3759/R
  • 国内刊号:11-37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2009年第10期文章
  • 引导式教育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实验组加引导式教育.评价指标:①FMA评分;②Barthel指数;③社会功能活动问卷.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社会功能活动评分均明显改善(P......

    作者:杨雅琴;邢德利 刊期: 2009- 10

  •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机制及药物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皿脑屏障破坏,从而引起脑出血和脑水肿.与此同时机体内释放大量的细胞和化学因子可以调控血脑屏障的开放.目前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主要机制为炎症因子的浸润,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开放等.通过对以上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脑保护约物,并进一步明确各种脑保护药物的治疗靶点和疗效.......

    作者:李蕾;许栋明;王文;王培昌;艾厚喜;张丽;李林 刊期: 2009- 10

  • 莫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莫诺苷对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致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用线柃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7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给药组出现明显梗死灶;与模型组相比,莫诺苷(90mg/kg,270mg/kg)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维生素E(35mg/kg)组脑梗死体积未出现明显......

    作者:刘秀平;许栋明;王文;王烈群;张丽;艾厚喜;李林 刊期: 2009- 10

  •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理论基础(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介入时机、方法学及主要治疗技术·包括Bobath、Brunnstrom、Rood、PNF、运动再学习疗法(MRP)、生物反馈疗法、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针灸(鲐穴刺激)疗法,减重训练法、运动想像疗法,康复机器人训练法以及综合康复方法等.以便为临床正确进行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作者:谢财忠;徐格林;刘新峰 刊期: 2009- 10

  • 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和IL-1β的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aspase-3和IL-1β的表达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再灌注+10min训练组及缺血再灌注+30min训练组,采用线柃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运动组大鼠术后每天进行游泳训练,6周后观测每组Caspase-3和IL-1β的指标.结果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每天30min运动训练的大鼠脑组织Cas......

    作者:钟卫权 刊期: 2009- 10

  • 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拮抗肌协同收缩率的变化规律

    目的观察在被动、主动-助力和抗阻等动态运动负荷下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拈抗肌群协同收缩率变化的特征.方法2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偏瘫组和17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参加本实验研究,利用动念运动负荷诱发双侧下肢膝关节桶伸运动,采用表面电极引导和记录肌电信号并进行线性时、频分析,然后计算协同收缩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偏瘫组下肢的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协同收缩率患侧明显增大而健侧明显下......

    作者:谭炎全;戴慧寒;蔡奇芳 刊期: 2009- 10

  • 头颅CT和MRI对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头颅CT和MRI对评估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和CT、MRI资料检雀结果.结果患者年龄、性别,瞳孔异常改变以及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等不影响重度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发生(PVS)(P>0.05);不能通过颅脑损伤早期的CT表现预测患者是否发生PVS(P>0.05);MRI显示存在胼胝体、放射冠损伤以及脑干被盖部损伤的重度颅......

    作者:王树新;曹飞;徐茂法;宋清安 刊期: 2009- 10

  • 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作用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评价以复方多巴联合恩他卡朋的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疗法对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筛选58例已出现运动波动、合并非运动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原来服用复方多巴的基础上,联合恩他卡朋的方法进行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基线和研究终点的评测,包括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PD疲劳表(PFS)、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统一PD评测量表(UPDRS)和旺兹堡睡眠障碍量表......

    作者:冯涛;张璇;刘萍;王拥军 刊期: 2009- 10